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9429|回复: 0

祝由的发展

[复制链接]

1965

主题

16

回帖

54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402
发表于 2024-2-5 11: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祝由的发展

第一节 祝由在历代医籍中的记载
祝由之法,历代医籍中均有叙述,其疗效也获得了众医家的认可。北宋时,祝由疗法为官方医学著作所收录。至此,祝由术在治病疗疾方面不再停留在各医家个人的推崇,而是已经获得官方的认可和肯定,在医疗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宋代以后,《儒门事亲》《格致余论》《类经》《厘正按摩要求》等医籍中均不同程度地载有祝由的相关内容。

一、《五十二病方》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学方书。书中列有52种病名及相应的治疗方法,而涉及祝由疗法的疾病有13个,占总数的 25%。

二、《黄帝内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全面总结秦汉以前医学成就并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书中多处提及祝由在医疗领域中的作用。

三、《素问·移精变气论》
中借黄帝之口提到了祝由这种治疗方法。“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岐伯对曰:‘往古人居
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惔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灵枢·贼风》中,“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矣。’”《灵枢·官能》中,“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抱朴子》东晋著名学者葛洪撰写的经典著作。书中记述了很多有关祝由术的内容。《内篇·卷十七·登涉》记录了祝由术中禹步的走法以及人山符、人山佩带符等。《内篇·卷五·至理》则记述曰:“吴越有禁祝之法,甚有明验,多炁耳。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与病人同床而己不染……又能禁虎豹及蛇蜂,皆悉令伏不能起。以炁禁金疮,血即登止。又能续骨连筋。以炁禁白刃,则可蹈之不伤,刺之不入。若人为蛇虺所中,以炁禁之则立愈……吾闻金有刃者可禁,虫有毒者可禁……夫炁出于形,用之其效至此,何疑不可绝谷治病,延年养性乎?”

四、《诸病源候论》
隋代医家巢元方编撰,是我国最早的记载相关病因和症候的医学专著。书中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症进行了搜集和整理编纂,并加以系统地分类。书中收录了诸多有关祝由的内容,且将祝由之法与针灸、引导、按摩同列,作为治病疗疾的方法之一。书中同时指出,编写此书的目的在于希望传播这些治疗疾病的方法,令更多的人受益。《卷三十六·杂毒病诸候·蜂螫候》中记载:“蜂类甚多,而方家不具显其名。唯地中大土蜂最有毒,一螫中人,便即倒闷,举体洪肿。诸药治之,皆不能卒止。旧方都无其法。虽然,不肯杀人。有禁术封唾,亦微效。”此外,书中也对用祝由术治疗秃发、白发、齿痛等病症有所记载。

五、《千金翼方》
唐代著名医学大家,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方》(《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合称《千金方》),全面总结了上古时期至唐代的医疗经验与药物学知识,被誉为临床医学的百科全书,在我国医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书中专列《禁经》两卷,以载各种祝由手法(书中称为“禁咒”),且载有祝由与针刺、汤药配合施治的相关手法。作者于《千金方》中单列《禁经》两卷,足可说明祝由之法在医疗手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由此可知,祝由手法与其他医疗手段不仅不相违背,且互为补充、互为印证。

六、《黄帝内经素问注》
唐代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中注曰:“无假毒药,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

七、《圣济总录》
北宋徽宗政和年间由政府组织编纂的大型医学著作。书中专设“符禁门”,不仅对祝禳禁咒加以论述,还收录了 300多道符箓,由此可见当时祝由术之兴盛。《圣济总录》中指出:“符禁,乃祝由之法,然上古治病,祝由而已,以其病微浅,故其法甚略。后世病者滋蔓,而所感既深,符印祝诅,兼取并用,禳却厌胜,而不可以已。要之精神之至,与天地流通,惟能以我齐明,妙于移变,是乃去邪辅正之道也。”3这里强调了运用祝由术的关键,在于祝由师的精神要能与天地沟通,保持灵明状态,善于移变,才能“意使神受,以正驱邪”。

八、《古今医统大全》
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一·历代圣贤名医姓氏·五帝·苗父》:“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

第二节祝由在官方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位置
尽管祝由术医学用途广泛,但据现有史料考证,直至隋唐时期祝由术才被正式纳入到官方的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体系中。

一、隋代
隋代,太医署设咒禁博士。《隋书·百官志·二十八》中记载,太医署设有“祝禁博士二人”。

二、唐代
唐代,太医署的咒禁科设置比较完备,职责明确,教学内容丰富,并与医科、针科、按摩科并列为医学四科。《唐六典·卷十四·太医署》载:“医博士一人,医助教一人,医师二十
人,医工一百人,医生四十人,典学二人;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三十人,针生二十人;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按摩工十六人,按摩生十五人;咒禁博士一人,禁咒师二人,禁咒医八人,禁咒生十人……咒禁博士一人,从九品下(隋太医有咒禁博士一人,皇朝因之,又置咒禁师、咒禁工以佐之,教咒禁生也),咒禁博士掌教咒禁生以咒禁
祓除邪魅之为厉者。”

三、宋代
宋代,医学分流,医学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据《宋史·职官志》载:“太医局有丞,有教授,有九科医生,额三百人。”《元丰备对》补充道:“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大方脉一百二十人,风科八十人,小方脉二十人,眼科二十人,疮肿兼折疡二十人,产科十人,口齿兼咽喉科十人,针兼灸科十人,金镞兼书噤科十人。”这里的“金镞兼书噤科”中的“书噤”即为祝由疗法,因其善疗金镞外科之病,故与之归为一类。宋徽宗政和年间,政府组织编纂大型医学著作《圣济总录》。全书共有200卷,其中卷第一百九十五、卷第一百九十六、卷第一百九十七为“符禁门”,不仅论述了祝禳禁咒,还收录了300多道符箓,可见当时祝由术之兴盛。

四、元代
自元代开始,祝由科正式命名,禁科、书禁科等皆可归人广义的祝由科中。元代,医学开始分为十三科,据明代宋编撰的《元史卷八十一·选举志·学校》记载,分别为大方脉科、小方脉科、风科、杂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及禁科。大德九年五月合为十科,即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疮科、疮肿科、针灸科及祝由书禁科等十科。

五、明代
明代沿用元代旧制,医学亦分十三科,祝由位于十三科之末。据《明史·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职官三》记载:“太医院掌医疗之法。凡医术十三科,医官、医生、医士,专科肄业,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接骨,曰伤寒,曰咽喉,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明代早期,祝由科还是受到朝廷重视的。由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朱櫨主持,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人执笔汇编而成的《普济方》,刊于.1406年,原作168 卷,后改为426卷,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其中卷二百六十九、卷二百七十、卷二百七十一为符禁门,卷三百四十四妊娠诸疾病门内也涉及有咒禁诸法内容,可见祝由科在当时的医学应用中还是占有重要地位的。降至张介宾时,祝由术已淡出朝廷,渐失其传,流落民间。他在其著作《类经卷十二·论治类·祝由》中说:“按国朝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疾,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
镞,曰按摩,曰祝由。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

六、清代
到了清代初年,太医院由十三科减为十一科,祝由科在国家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体系中完全被废除,至此,祝由彻底沦落入民间。清代名医徐大椿(公元1693年~1771年)在《医学源流论卷下·祝由科论》中说:“(祝由)古法今已不传。近所传符咒之术,间有小效,而病之大者,全不见功。”可见,祝由术在清代似已失传,只能治疗一些小病。但是由于满族信仰萨玛教,尚保留一些类似的祝由之术。
学会祝由术,治病不用药,手机 / 微信:188724366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祝由术论坛

GMT+8, 2024-11-6 11:06 , Processed in 0.1487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