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3931|回复: 0

倪海厦注《黄帝内经》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复制链接]

2024

主题

16

回帖

546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461
发表于 2024-2-29 10: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黄帝在明堂,雷公侍坐。黄帝曰,夫子所通书受事众多矣。试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
黄帝坐在殿堂中,雷公随侍在侧。黄帝说,你所读的书与经过的事也很多了。请说说看你得失的经验如何?成功是因为什么?失败是因为什么?


雷公对曰,循经受业,皆言十全。其时有过失者,请闻其事解也。

雷公答道,如果鋭按步就班的学习读书,我可说是完全做到了。但却仍有失败之处,这是为什么呢?


帝曰,子年少,智未及邪。将言以杂合耶。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以治之三失也。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是以世人之语者,驰千里之外,不明尺寸之论,诊无人事。治数之道,从容之葆。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呜乎,窈窈冥冥,熟知其道。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
黄帝说道,那是因为你年轻,智慧未达到能区分对与错的阶段,我为你解说一些不正确的临床态度,来协助你好了。人的身上有十二经脉,络脉集处共三百六十五位,这是所有翳师都知道明白的,也是一般医师所依循的法则也。然之所以无法尽善尽美的原因,是医者本身不集中,志意不够果决,人体内外病机无法掌握,所以常疑虑于病情。诊断时无法确实掌握阴阳相从相逆的正确走向,这是治疗失败的第一因。授业的老师不精,只会乱做一些旁斗左道的方术,又慌称是真理,甚而自立名目引以为功,滥施针灸术于病人,造成许多后遗症,这是治疗失败的第二因。不知贫富贵戚人之居所不同,生活起居之差异,环境造成的寒温不同。不了解饮食之正确与否,不区分强勇与怯弱之人之不同,凡不知比较分类,此必造成医者不明,自乱手脚,这是治疗失败的第三因。诊察病人不详问始末,不考虑病人饮食失其常度,生活起居不正常,有时伤于外毒,不先谈此,就立刻手按寸口之脉,什么病因能察出来呢?只会任意立出病名,都用很粗糙不细致的方法治疗,遭是治疗失败的第四因。所以世人不明其因,只详论医者之过,使千里外的人都知道,他们不明白脉诊之法会失灵、乃因诊断时不考虑人事间的道理造成的。以为治病之道,只须医者外形从容稳健,端坐威严,独特寸口之脉,而不知如此无法诊察出五臓之腿气,无法知晓病之始末。开始时病人会自怨自艾得此病,又必怨医师犯有过失。因此治病无法依循真理,必被遗弃人间,胡乱治疗,有时得愈,又暗中窃喜。这是很悲哀的事,浩大的宇宙中,谁能尽知真正的至高医道呢?真理之大,可比拟天地之大,可匹配四海之浩瀚,你不知哓道的起蒙,我只能教你一个道理,就是知道自己是错的。虚心接受正确的意见,不要强出头认为自己都是对的,这就是“以明为晦”之意,易经中的“晦明”至道。


学会祝由术,治病不用药,手机 / 微信:188724366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祝由术论坛

GMT+8, 2024-11-21 19:26 , Processed in 0.1598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