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31|回复: 0

倪海厦注《黄帝内经》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复制链接]

1484

主题

2

回帖

255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55
发表于 2024-2-27 09: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
黄帝问道,足少阴的经脉为何主司肾?又肾为何主司水呢?

歧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歧伯答道,肾脏是阴中至阴的脏,所谓至阴者,就是水最盛之所。肺脏是阴中之太阴。少阴的意思是指冬季之脉象,沈且小。阴之本犹树之根在肾脏,其支叶伸展在肺,都是能积水的处所。

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黄帝问曰,肾有病时,为何能聚水而生病呢?

歧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肘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歧伯答道,肾脏是消化系统的排水门闸,一旦此斗紧闭不通,则须排出之废水就聚在经上,肾如树之根,肺如技叶的顶端,水会顺经而上,肺主司皮毛,水从之而入皮中,故成足跗肿胀,水停聚皮中而生病也。

帝曰,诸水皆生于肾乎?
黄帝问,各种水病都因肾而起吗?

歧伯曰,肾者牝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藏府,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肘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空也。

歧伯答道,肾脏是母脏也,地之气上升者,属于肾,此生水之源也,亦即水集于肾由肾生液而上升入肺来分布五脏供养。肾为至阴,如地一样,如性交时或劳力过度,则会由肾出汗,一旦肾汗出时,适遇风吹,风引之邪乘机而入,致使此津液无法回归脏腑,而又无法外出离开皮肤。此液客居在毛孔汗腺中,行走在皮下,久成跗肿。此病本生于肾,名叫“风水”。所谓“玄府”者,即汗孔之意。

帝曰,水俞五十七处者,是何主也?
黄帝问,所谓水俞五十七穴,是主司什么功能呢?

歧伯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附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凡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
歧伯答道,水俞穴即肾之俞穴,此五十七穴为阴气所聚之处所,也是水出入之地。臀部上有五行,每行五穴,共二十五穴,这是肾之俞穴也。所以水病之人,在下体可见足跗肿胀,中部可见腹部肿胀,上部可见肺中有水,引起喘气。到了无法卧躺的时候,表示肾与肺俱病。肺病会有喘息,肾病会有水肿。肺中水盛,造成气上逆不下,使人无法卧躺。这都是水气顺延足少阴肾经的经脉上下而行,水气留居不去而造成的。伏兔上左右各有二行,每行五穴,共二十穴居此,即腹部的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左右共十穴。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左右共十穴,这二十穴是肾气所必经遇的位置。足之三阴交会的三阴交以上左右各有一行,每行六穴,即三阴交、照海、复溜、阴陵泉、漏谷、地机等六穴,左右十二穴。这是肾脉下行之所在,亦名“太冲”之所。此凡五十七穴,都是肾脏的络脉所在,水所客居之地也。

帝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
黄帝问,春天取穴在络脉与分肉之间,是为什么呢?

歧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
歧伯答道,春天是木气主司的季节,肝气初生之时,此时肝气劲急,如风之疾,经脉中血之走向必很深,始生之时气必少,无法深入体内,而浅居表面,所以针刺取铬脉与分肉之间,方能得气,不伤血脉。

帝曰,夏取盛经分腠何也?
黄帝问,夏季在盛大之经脉及皮肤的腠理间取穴,是为什么呢?

歧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所谓盛经者,阳脉也。
歧伯答道,夏季是火气当旺的时节,心之气开始增长,此本脉中血实气弱,阳气溢于皮表之时。一旦因暑热熏在皮表,热入内伤及经脉,所以选取盛大的经脉与腠理间,这也是病之所在,只须剌皮肤而能去病,因邪在极浅之表面故也。所谓“盛经”,就是指“阳经之脉”。

帝曰,秋取经俞何也?

黄帝问,秋天取用经穴俞穴,是为什么呢?

歧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写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

歧伯答道,秋天为金气当旺之时节,肺气将收敛之时节,金气将盛过火之气,阳气居于经脉交会之所,并未入腑中。此秋季,乃阴寒气始盛之时,一旦身体处于湿的状态,由于阴寒之气乃初始,并未至盛,所以无法深入体内,所以只须针刺俞穴以泻出阴寒之邪,取用合穴来去掉阳盛之邪,由于秋季为阳气初衰之时节,所以只取用合穴即可。

帝曰,冬取井荣何也?
黄帝问,冬季在井穴荥穴取用,是什么意思呢?

歧伯曰,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沈。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荣以实阳气。故曰,冬取井荥,春不鼽衄。此之谓也。
歧伯答道,冬天是水气当旺之时节,肾气初收敛之时,阳气潜藏入里,肾阴之气坚固,足太阳之气深藏,旸脉已失其功能,这是取用井穴,来降阴气之逆行,取荥穴能加强阳气之固表,所以冬季取井荥,春季不病鼻血,就是这个道理。

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畲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其意。
黄帝问,老师说治热病的五十九俞穴,我无法完全了解其意,及穴位所在,希望为我详言之。

歧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写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写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写四支之热也。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写五藏之热也。凡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

歧伯答道,头顶上有五行,每行有五穴,此二十五穴是能发泄所有旸经之盛热所在。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穴能泄积在胸中之热也。气街、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左右八穴,此泄胃中的热气所在。云斗、肩髃、委中、环跳等共八穴,是用在泄四肢之热。五脏在膀胱经上各有其独立的俞穴,左右共十穴,此为泄五脏之热的所在。以上五十九穴者,都是能左右“热”之所在也。

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
黄帝问,人体受到外来寒邪所伤,为何会转变为热症?

歧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

歧伯答道,人体之中寒气过大,终而生热,此犹阴极生阳同理也。(实即人体之免疫系统与病邪相抗而生热的)。

学会祝由术,治病不用药,微信:1597195443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祝由术论坛

GMT+8, 2024-5-20 20:09 , Processed in 0.0289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