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1876|回复: 0

倪海厦注《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复制链接]

2023

主题

16

回帖

546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460
发表于 2024-2-13 09: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效。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味进入人体,各以其性而各入所应归之脏。酸味入肝,辛味入肺,苦味入心,咸味入肾,甘味入脾,这是五味之入。五脏的气有病时,如心病为噫气,肺为咳气,肝为多话,脾为吞酸或吞苦味,肾为喜欠易嚏。六腑有症状时则会出现,如胃有病则生逆气打嗝,精神易恐。大小肠有病时则生下痢。下焦有病时则生水气肿胀。膀胱有病则小便不通利,如缓弛则尿失禁。胆有病则易怒。这是五种病症。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五脏各有其独立精气,但有时会集中在一起。如精气集中在心则生喜,集中在肺则生悲,集中在肝则生忧,集中在脾则生惧,集中在肾则生恐,这是五气集中时产生的状况。人在虚弱时,气就会集中在虚弱之处,故反之亦可由病人的情志而察觉出何处生病。五脏各有所恶,即有所伤也。如心会伤于热,肺会伤于寒,肝伤于风,脾伤于湿,肾伤于燥,这是五恶。又五臓各有所主之津液不同,心之液为汗,肺之液为涕,肝之液为泪,脾之液为涎沫,肾之液为唾液,这是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味所禁忌的,如辛味能使气散走,故凡气病必不可多食辛味。咸味能使血脓,故凡血病之人不可多食咸味。苦味入骨生燥,故骨病之人不可多食苦味之物。甘味入肌,凡肌肉有病不可过食甘味。酸味走筋,过食酸味伤筋,故凡筋病之人不可食酸物。这是五种禁忌,切不可多食。五病之所成,凡阴病必发于骨,阳病必发于血,阴病必发于肉。阳病多发于冬季,阴病反发生在夏季,这是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瘠。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邪入体内造成变乱,如邪进入阳腑则生狂症,邪入阴脏则生痹病。邪与阳气相争,则生癫疾,邪与阴气相争则生瘠哑。病邪由阳进入阴则病静,病邪由阴出入于阳则生怒,这是五乱。
五邪可由脉上察出,春季得秋之毛脉,夏季得冬之沈脉,长夏得春季之弦脉,秋季得夏之洪脉,冬季得长夏之缓脉,皆时节与脉证相克,此名“阴出于阳”,病人善怒且属不治之危症,是故五邪皆同样为不治之症。

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五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五脏中所收藏的精神面,又各有其司,心藏神明,肺藏人之魄,肝藏人之魂,脾藏人之意念,肾藏人之志气,这是五脏各有其藏。五脏又各有其主要之外象,心主人之血脉,肺主人之皮毛,肝主人之筋,脾主人之肌肉,肾主管人的骨骼,这是五脏各有其所主。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藏之脉。
人受五种过劳所伤各有不同,人若久视必伤血,久以懒散必伤气,久坐不起必伤肉,久立工作必伤骨,久行于路必伤筋。这是五种过劳产生的人体伤害。五脏之脉形各有不同,肝脉如弦,心脉呈长钩状,脾脉如代时缓时速,肺脉如羽毛,肾脉如水中之石。这是五藏之正脉。



学会祝由术,治病不用药,手机 / 微信:188724366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祝由术论坛

GMT+8, 2024-11-23 16:00 , Processed in 0.16968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