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7861|回复: 0

祝由术中的医学底蕴

[复制链接]

2024

主题

16

回帖

546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461
发表于 2023-8-26 09: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维护生命,同疾病和死神相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医疗经验,并形成了深刻的医学思想和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世界医学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祝由十三科》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所谓“祝由术”,从字面上理解,祝从口,有叙说之意由从也。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中即云:“祝咒同。由病所丛生也,故曰祝由”。祝由即通过向神明叙说疾病产生的原因,取得神明谅解,保佑,病从而可愈也。

唐代道教医家王泳注云:“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祝由治病带有心理疗法的医学底蕴,即通过祝说病的由来,“移精变气”。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其中包含有心理治疗的机制,即“移易精神,变化藏心,导引营卫归之平调而已。”祝由术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包罗宏富、多样的特点。它与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手段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点。祝由术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一个流派,还具有精华与糟粕同在,科学和玄秘共存的双重特性。祝由术中蕴涵了极为丰富的医学科学思想,其符图中含有深刻的医学底蕴。祝由术是一种融生理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治疗和信仰治疗为一炉的综合性医学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指导,建立在道教宇宙论,人天观和身心观基础之上。全书分为大方脉科、风科(诸风科)、产科(胎产科)、眼科(眼目科)、幼科(小儿科),口齿科、外科(或痘疹科)、伤折科、耳鼻科、疮疖科(疮肿科)、金族科、砭石科、书禁科等十三轩辕黄帝医用科。每科皆有数十种专治符咒,每病一符一咒。

《黄帝内经》中有两篇论及祝由术。一是《素问》卷《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二是《灵枢》卷《贼风第五十八》。黄帝问日: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儋之地,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而今之世,远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大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黄帝曰:其祝由而已,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由而已也。历代医家在注释上述医经时,都认为祝由术乃古代的一种精神心理疗法。明代大医家张介宾在《类经》十二卷《论治论》中就专列“祝由(素问移精变气论、附祝由鬼神二说)"一节,云: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谓非鬼神而何?故《贼风篇》帝曰:“其毋所遇邪气,……先巫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所丛生者,可祝由而已也。只此数语,而祝由鬼神之道尽之矣,遇请竟其义焉。夫日似鬼神,言似是而实非也。曰:所恶所慕者,言鬼生于心也。曰:知其胜知其所丛生可祝而已者,言求其致病之由,而释去其心中之鬼也。何也?凡人之七情生于好恶,如恶偏用则气有偏并,有偏并则而神志易乱,神志既有所偏而邪复居之,则鬼生于心,故有素恶之者则恶者见,素慕之者则慕者见,素疑者则疑者见,素畏忌之者则畏忌者见。不惟疾病,梦寐亦然,是所志有所恶,及有外慕,血气内乱故似鬼神也。又若神气失守,因而致邪……凡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此言正气虚而邪胜也,故五鬼生焉,是所谓 故邪也,亦所谓因知百病之胜也。……心有所注,则神有所依,依而不正,则邪鬼生矣,是所谓知其病所丛生也。既得其平,则知有其法,故察其恶,察其慕,察其胜,察其所丛生。则祝无不效矣。

张介宾从形与神、情志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入手,精辟地分析了祝由治病的心理医疗机制。张介宾认为,祝由术治病,主要是针对“邪崇神志”这一类情志疾病有效。诸如此类,皆鬼从心生,而实非鬼神所为,故曰似神也。然鬼既在心,则诚有难以药石奏效,而非祝由不可者矣。运用祝由法治病,首先要查明导致疾病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疏导排解,解除病人心理上的疑虑,所谓“此知其病所丛生,而微害以释之也”,消除了导致生理疾病的不正常心理因素,就可以愈疾。清代著名温病家吴瑭(字鞠通)也释祝由一法,云:按祝由二字,出生《素问》,祝告也。由病之所丛出也。近时以巫家为祝由科,并列于十三科之中,《内经》所谓“信巫不信医不治”,巫岂可列之医科中哉,吾谓凡治内伤者必先祝由,详告以病人之所由来,使病人知之,而之不敢犯,又必细体变风变雅,曲察劳人思妇之隐情,婉言以开导之,庄严而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而后可以奏效如神。

吴鞠通明确指明祝由治病是通过语言开导,以情胜情等手段来调整、改变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正如清代另一位名医徐大椿所言:“祝由之法亦不过因其病情之由而宣意导气,以释疑而解惑。”也就是说它利用情志对脏腑功能、气机的影响,通过精神因素调动机体正气去与病邪斗争,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主明(心理活动恢复正常)则下安(内脏功能正常)的治疗目的。祝由医师在为病人治病时,其祝说“病由不劳针石”的心理医疗的手段及其实际医疗作用通常被淹没在道教祈神上章、斋醮祈禳、画符念咒的宗教活动气围之中,不易为世人所觉察。

现代心理研究说明,在临床治疗中,病人对医师用其所用药是否具有信赖感,会直接影响到临床药效的发挥。病人的心理状态,尤其是病人是否具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治疗疾病的效果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祝由医师在施符治病时,往往宣称所用符咒乃天神所受,所谓“符者,三光之灵文、天真之信也”,也就是说,符咒是天界神灵秘授之物,因此具有无比的神力。祝由术为了强化符咒的威力,常常仿用诏书的公文格式来书符念咒,即用“勅令……急急如律令”作为咒语,符文的开头和结尾,符咒的这种格式俨然使之平添了几份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有助于病人在潜意识中,树立符咒的神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所以祝由医师一再宣称,病人求得治病符咒后,如果诚心佩带,服用或诵念,就能取得满意的医疗效果。祝由术这一套说教虽有渲染故弄玄虚的不实处,但就符咒治疗的临床治疗机理来分析,有其合理的内涵。例如,重病缠身的病人容易在心中自存绝望心理,志意丧失,在这种情况下,祝由医师将符咒及其功能神化,有助于增强病人的信心,改善其心理状态,稳定病人的情绪。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临床疗效不仅仅与药物本身是否对症有效,而且还取决于病人用药的心理因素。同一个病人服了他不信任的甲医生开的药没有疗效,但同样药如果是他信任的乙医生开的(病人不知道是同样的药),服后可能产生明显的效果。符灰、符水,除了内含一定的药物成份可以治疗相应的疾病外,它所起的实际医疗作用相当于现在心理医学治疗中常用的安慰剂一样,由于病人深信不疑,所以取得一定的疗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祝由术治病是一种安慰疗法。

原宝塔区柳林乡教育专干高增光,1986年地、市医院确诊他患肝癌、胃癌,先后在延安34医院住院33次,地区医院住院13次,中医院住院20次,还到西安、北京、郑州等医院治疗多次。都不见好转,胃缩成了小碗口大的硬疙瘩,昼夜不喝一口水,也要小便27次,他天天等死就是死不了。1988年4月经人介绍找到了我,我郑重地告诉他,“我让您10天甩拐杖,15天自己骑自行车来治病。”闲谈不到四五分钟,难受得老高坚持不住了,我端来一杯水,用指头在上面划了划,让老高喝下去一口,一下舒服多了,我又在一张白纸上画了几个符,老高只觉得浑身的凉气往外抽,从这天起,老高每天上午到我家接受治疗一次,第五天甩掉了拐杖,第九天可以骑自行车了,治疗 43次后,各种病症都消失了,至今已88岁的老高还健康地过着他幸福的晚年。

1997年6月我应邀到中国科学院讲课并作科学试验,有机会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同志治病,马老患的是颈椎综合症和腰椎尖盘突出病。颈椎综合证使他经常头昏头晕。腰椎尖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使他疼痛难忍,苦不堪言,家人及身边的工作人员甚是着急,经多家医院三个月的治疗,还是不见好转。我用祝由术的方法为他治疗,5分钟后,奇迹出现了,马老激动地说,他的病百分之八十五的已经好了。欣然命笔为我题词:“祝由神术,手到病除”。连续治七次,病即痊愈了。

2009 年正月初七,李凡一同志因胃癌晚期住进延大附属医院,手术后,疼痛难忍,吃药打针都不管用。我应邀去医院为她治病,我用祝由术的方法治疗3分钟后,疼痛即止。更为神奇的是,一次她的大女儿为她喂小米稀饭时,小米粒卡在了喉咙上,上不来,下不去,儿女们干着急,专家们也束手无策,我把祝由术符画在水里让她喝了一口,奇迹出现了,米粒下去了。

安慰剂是现代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心理治疗手段,指的是任何程序或程序的一部分,对病人的症状、症状群、或疾病能产生疗效。但客观上,对所治疗的情况没有特殊作用。现代医学安慰疗法有口服安慰剂,仅做皮肤切口的象征性手术操作,无药物注射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施之于病人,病人相信这是在给他治疗,而且可能产生疗效,但实际上,这些措施本身并不直接起治疗作用。尤其是对一些因心理因素造成的生理功能紊乱,异常的心因性疾病,施符念咒有一定的安慰治疗作用。同时,我们还必须意识到祝由术咒语在字数多少、音节排比和读速快慢上很有讲究,具有朗朗上口,高低起伏的韵律。祝由医师在反复诵念过程中,配合虔诚、威严的语调,对病人心理情况有极大的感染和调摄作用。在医学不发达、药物治疗手段有限的古代社会,祝由术治病所具有的心理治疗术,可以弥补药物治疗之不足。

祝由医师在施术为病人治病过程中,要求病人入静,是对病人进行精神、心理上的“沐浴”。通过这一手段可以使病人精神上清除杂念及各种妄想,排除病人焦虑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有助于病人调畅体内脏腑经络之气血阴阳的运行,减轻不良精神因素可能对机体功能造成的有害影响。中医认为,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调摄情态是愈病的重要条件:如果能通过一定手段除去病人心中一切疑虑杂念,改变消极心态,求得神怡情和,激发体内机和抗邪的活力,再加以药物辅助,便容易使病情能转好痊愈。

众所周知,祝由术治病的医学底蕴还显著表现在画符的原材料方面。书秘字用朱砂研细,写在黄纸上。如遇急剧之际,以右手执剑诀,书秘字于土上,取土吞之。只要虔诚至意,秘字书在竹木瓦石上,用于煎汤亦可;或书在米食糕饼果品之上亦可食,治病驱邪救急备用,保命卫生。

朱砂是祝由术常用之物,又名辰砂,丹砂,主要成份是硫化汞。由于其化学性质奇特,所谓“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而且天然丹砂又是红色的,似乎内蕴祝由医师所追求的天地日月之精,生命之灵光。如果透过笼罩在祝由术符上的种种玄秘色彩,用朱砂书于黄纸或米食糕饼果品之上的种种符字,的确含有一定的医学治病因素。首先,这主要是因为朱砂是一种能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朱砂性味甘、寒,归入心经,有镇忌安神,清热解毒功效。对于心火亢盛所致心神不安,胸中烦热、惊悸不眠,癫痫及疮疡肿毒、瘴疟诸证有特效。历代本草药书都记载了朱砂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云:“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名医别录》云:“通血脉,止烦满清渴,……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本草纲目》则称“治惊痫,解脏毒痘毒,驱邪疟。”

其次,书符用的黄纸是专用姜黄染色制成的专用符纸,姜黄,又名黄姜,毛姜黄,宝鼎香,性味辛、苦温、入心脾、肝经。具有行气破瘀,通经止痛功效。能治各种血瘀气滞、胸腹胀痛、胁肋刺痛、风痹臂痛、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痛肿等症。姜黄中含有姜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珠菌有抗菌作用,煎剂可促进食饮且有镇痛作用,其水浸剂能抑制皮肤真菌。这就不难理解符纸所具有的治病、止血和镇痛效果。而祝由术用朱砂书于烧饼的饼符,也借助于大饼具有饱和胃气的健脾效用,对于肠胃消化道疾病有一定辅助效果。

祝由术无论是采用朱书或是墨书,常常要在其中加入一些虎骨、珍珠、麝香之类的药物。虎骨、珍珠、麝香皆是名贵中药,各有主治功效,用这几种药物与朱砂、墨合研用以书符,符纸中又含有多种药物成分,用于治病自然就十分灵验了。祝由医师在用符方式上强调“辨下用符”,即针对不同临床症侯,采用药汤送服,这是符咒治病之术的一个主要医学底蕴。

祝由医师为人书符治病并非像一些道外之人所想像的只是“鬼画符”,而是有一定的讲究,所谓“遇病施治,妙辨阴阳”:凡遇人请符,审其病灶,即起大慈救人心。朱砂书符以济人,其功甚大。

祝由医师为病人画符时,首先要辨别病人的症状,根据不同病情,画不同的专科符。并且要根据临床症侯采用不同的用符方式:如阳症用米醋,或用井水。阴症用姜汁,或酒或水。风疾用竹沥姜汁。外科症用符灰加水,或醋磨墨敷于患处。破口者留口涂口外,上略洒些墨,如干用猪胆汁点润之。遇病施治,妙辨阴阳。须净身、净手、净心,焚香定神气,方可执笔在手。上述祝由术医师们总结出来的辨证用符原则内含一定的医学科学原理。

中医学认为,阴阳辨证是治病用药的总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明代著名医学大家张景岳也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纲领同,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日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若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传统中医学理论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这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另外,祝由术符图之所以能产生一定的医疗效果,这与祝由先师们总结出的一套药汤送符规律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结合《祝由十三科》所载的各种药汤送符规律进行分析。

治风寒,用紫苏汤送符下。紫苏性辛、温,归肺、脾经,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宽中之功效,可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等证。

治虚损,用当归人参汤送符下。当归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止痛、润肠功效,特别适用于血虚诸证。对于血虚引起的各种症侯,中药常与补气药人参配伍同用。人参性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功效,适用于气虚欲脱、脾气不足、肺气亏虚等证。人参与当归合用可益气生血,对血损症有特效。

治中暑,用扁豆汤送符下。扁豆性甘、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症。《本草纲目》云其“止泄泻,消暑”。

治湿气,用茵陈汤送符下。茵陈性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利湿热、退黄疸功效。张山雷著《本草正义》云:通“茵陈,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温热之专药。”

治膨胀,用厚朴汤送符下。厚朴性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行气、燥湿、消积平喘功效。厚朴是消除胀满之要药,凡湿、食积、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最适用,以治实胀为主。

治诸气,用香附汤送符下。香附性辛、微苦、微甘,归肝、三焦经,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功效。适用于肝气郁滞所致的胁肋作痛等证,能调理气机、行气止痛。《本草正义》云:“香附辛味甚烈,香气颇浓,皆以气用事,故专治气结为病的病。”

诸头痛,则用川芎汤送符下。川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适用于头痛、风湿麻痹痛等症。川芎祛风止痛之功效颇佳,又秉升散之性,能上行头目,为治“头痛之要药。”《神农本草经》云其“主中风人脑、头痛,寒痹”。

治喉痛,用薄荷汤送符下。薄荷性辛、凉,归肝、肺经,其有疏散风热、消利头目、利咽、透疹功效。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对风热壅盛所导致的咽喉肿痛有特效。《本草纲目》云其“利咽喉口齿诸病”。

治咳嗽,用石膏汤送符下。石膏性辛、大寒,归肺、胃经。石膏清泄肺热作用较强,对于肺热所致的咳嗽痰稠症有特效。治诸痰,用生姜半夏汤送符下。生姜性辛、微温,归肺、脾经,有湿肺除痰止咳生效。半夏性辛、温,归脾、胃、肺经,其有燥温化痰之效,是治痰要药。半夏与生姜配伍是中医常用化痰
药方。

治胃痛,用木香汤送符下。木香性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经,具有行气、调中和止痛功效。木香气芳香而辛散、温通,特别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食欲不振、食积不化、脘腹胀痛、肠鸣泄泻及下痢腹痛等证。

治肚痛,用吴茱萸汤送符下。吴茱萸性辛、苦、热,归肝、脾、胃经,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功效。《神农本草经》云其“温中下气,止痛’《名医别录》称其能“去痰冷。腹内绞痛”。

保产,用砂仁汤送符下。砂仁性辛、温,归脾、胃经,具有化湿、行气安胎之效。砂仁适用于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其能行气和中而达止呕、安胎的效果,所以是保胎良药。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祝由医师根据不同病症采用各种不同对症汤药送服,实际上是依靠了药物疗法去除病邪。祝由符之所以具有相应的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由于药汤这一医学底蕴。其它诸如小儿疳积用茯苓汤下;治吐用生姜汤下;治泻痢用木香汤下;治肠泻用陈皮汤下;止吐血用当归汤下;治大便不通用当归汤下;治小便不通用车前子汤下;治大热用柴胡薄荷汤下;治膈症用桃仁汤下:治脚气用木瓜汤下;治人思想成痨化灰甘草汤下;治大贪酒狂醉葛根汤下;治背痛用羌活汤下;治臂痛用桂枝汤下:治人饱食伤胃用山楂汤下等等。限于篇幅,兹不一一细议说。

当然,祝由术中的医学底蕴,还远不止上述所论及的这些方面,如祝由医师在书符时讲求入静存思,调动体内真气,奋笔疾书,一气呵成。《道法会元》“莫问灵不灵,莫问验不验,信笔写将去,莫起一切念。要聚精会神,做到书符于心"。书符于心,即能吐气成云,乘云而行。宋元以来的符派特别强调符篆
道法与内丹炼养相结合,认为内炼金丹为外用符法之本,即所谓“内道外法”。道门认为这样就可以运用体内真气,布于符中,使符字带有精气,因而可以去病却邪。

“一切万物莫不以精气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精气行平其中……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以却邪伪。”

从这一角度来看,祝由医师施符治疗就带有气功治疗的“外气治病”的性质了。现代气功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内气”充足就可以利用“外气”来治疗某些疾病。

祝由术治病除了上述的心理疗法和引药的作用外,重要的还在于符咒的神力和施术者的灵力。而符咒神力和施术者的灵力的运用,关键在于施术者的功夫。功夫越深灵力发挥的就越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本文暂不作赘述。

学会祝由术,治病不用药,手机 / 微信:188724366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祝由术论坛

GMT+8, 2024-11-21 17:04 , Processed in 0.1906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