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写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黄帝问,我听闻关于针剌法中,凡有余则用泻法,凡不足则用捕法,到底什么是“有余”?什么是“不足”?
歧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
歧伯回答,有余的分五种,不足的亦分五种,皇上想问那一种呢?
帝曰,愿尽闯之。
黄帝说,我全却都想听。
歧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政伯答道,人的神有的有余,有的不足。气也有的有余,有的不足。血也有如此,外形也有如此,情志亦同。凡此十种变化,皆因气之不同产生的。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黄帝问,人体中有精华之气,有津液、四肢、九窍、五臓、六腑,及全身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金身上下三百六十五关节所在,都是百病生之所也。然百病之生,都有分虚实,现老师说有余的分五种,不足的也有五种,这是由何而生的呢?
歧伯曰,皆生于五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歧伯回答,这都始生于五脏。心乃藏神之所,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人因此而有外形。故人的意志心情内通骨髓,行之于外,内藏五臓。五脏的精气,都透过这些管道来各司其职,一旦其间之气血不和,百病必因之而生。所以吾人治病,都固守在调理其经脉的畅行。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黄帝问,神的有余与不足,情形是如何呢?
歧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歧伯答道,人的神若太过,会呈现笑不止的现象;若神不足,则会生悲泣的症状。气血协谓之时,其五臓必然安定,固表之力(免疫系统)必强,此时即令邪入体表,只会引起一些汗毛竖起,皮肤有寒冷感而已,此种表示神气微微受病,故名之为“神微”。
帝曰,补写奈何?
黄帝问,那补泻的方法义是什么呢?
歧伯曰,神有余则写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剌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歧伯答道,对神有余的病人,采取在孙络位置放出少部份的血,不可在大经主脉上放血,神气自然平稳。神不足的,找出其络位虚弱之处,即皮肤见凹陷的位置数按之,使气血连,也可用针来通利其气,切不可令其出血。针取出时,不可令其气泻,探扪针孔之法,来令其经铬气通,神气自然平衡。
帝曰,刺微奈何?
黄帝问,那刺神微的方法又如何呢?
歧伯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歧伯答道,先用手指按摩针刺的位置,针至皮广表面即可,不须刺入皮中,如此就可使稍微不足的神气自然充足起来。
帝曰,善。有余不足奈何?
黄帝说,答得好。那气有余与不足的症状又是如何呢?
歧伯曰,气有余则喘劾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皮经孔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歧伯答道,气之有余,会使人喘咳且气向上冲。气不足就会有呼吸无力且呼吸变浅的症状。血气的运行如杲不乱,则五臓之间必定呈安和的状态,如果只是皮肤稍微发生异常的时候,称之“肺魄之气微泄”,只是肺气微泄的意思。
帝曰,补写奈柯?
黄帝问,那如何补泻呢?
歧伯曰,气有余则写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歧伯答道,气有余时则须泻其经脉,但须注意不可伤及经脉,不令其出血不令其气泄。如气不足,则须用补法补其主要经脉,不可使气泄出。
帝曰,刺微奈何?
黄帝问,如何刺肺气微泄呢?
歧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眞气乃相得。
歧伯答道,只须轻按须要钋刺的位置,把针拿出来给病人看到,一边拿针一边说:“我要把针刺入很深的地方。”此时病人必怀惧色,则体内精气立刻就会回复正常,邪气因而散乱而无处可容,于是自毛孔中外泄,正气就自然回复。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
黄帝说,答得好,那血有余与不足又会如何呢?
歧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歧伯答道,血一旦有余则肝气必郁,呈现易怒之状,血如不足,肝必虚,皆因肾不足造成的,故易生恐惧状。人体内气血舒畅正常运转,则五臓必定安和;如果邪气令孙铬充血,则必会有瘀积血脉的现象。
帝曰,补写奈何?
黄帝问,那补泻又如何呢?
歧伯曰,血有余则写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歧伯答道,血有余时,则须泻其最盛大的经脉,放出其血,血不足时,则先寻出虚弱的经脉,把针刺入主经脉内,久置其针,小心检视,俟脉气转为大后,很迅速的出针,手按针孔,不使血流出针孔。
帝曰,刺留血奈何?
黄帝问,那针刺经脉中的瘀血又如何呢?
歧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歧伯答道,须找出郁血的血络处,从该处放血,使留滞无用的瘀血不进入主经之内,造成大病。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
黄帝说,答得好。形的有余舆不足,其症状如何呢?
歧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歧伯答道,形有余之人,会有腹部胀满的现象,小便不顺畅。形如不足,会使手足无法自由活动。气血平稳流畅,五脏必安定,如果邪气只停留在肌肉,则会有肌肉蠕动的感觉,此名“徼风”。
帝曰,补写奈何?
黄帝问,那如何施用辅泻呢?
歧伯曰,形有余则写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歧伯答道,形有余的须离其阳的经脉,形不足的须补其阳经的络脉部份。
帝曰,刺微奈何?
黄帝问,如何刺微病呢?
歧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歧伯答道,取穴在肉与肉之间,针剌不在主要经脉上,不在其络上,如此卫气得以回复,邪气就会散尽。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
黄帝说,答得好。那志有余与不足,其症状如何?
歧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
歧伯答道,志有余之人则腹部胀满兼有下利,志不足则意昏厥。气血不乱,五脏安定不病,则表示邪气在关节部位,该处会稍有颤动的现象。
帝曰,补写奈何?
黄帝问,那补泻又如何呢?
歧伯曰,志有余则写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
歧伯答道,凡志有余之人,可在肾经然谷部位放血。志不足的,则可取用复溜穴施用补刺手法。
帝曰,刺未并奈何?
黄帝问,那在气血未乱时,已稍有症状时如何刺呢?
歧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歧伯答道,在有病症的部位浅针,不可刺入主经脉,病邪必能立刻去除。
帝曰,善。畲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黄帝说,答得好。我已听闻有关虚实的形态,但到底是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的现象?
歧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歧伯答道,身体内气血一旦不平衡,阴阳必互相倾戈干扰,使卫气运行混乱,血在脉中乱行,气血离开本应居留之所在,变成一处实一处虚的状态。如果血集中在阴臓,气集中在阳腑,会使人呈易惊且发狂状。如杲血集中在阳腑,气集中在阴臓,就会有内热很盛的病症出现。如果血集中在上部,气聚集在下部,会造成心中烦闷,情緒易怒之症状。如果血集在下部,气聚在上部,就会有精神混乱而健忘的症状出现。
帝日,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黄帝问,血偏居在阴,气偏居在阳,如此气与血分开的时候,究以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歧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歧伯答道,血气二者,其性喜温暖,厌恶遇到寒冷。寒盛时能使它涩滞不行,温暖则能使它流畅运行,因此气所聚之处血为虚,血所聚之处气为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黄帝问,人体中最重要的就是气与血,现今老师说的都是血虚与气虚,是否表示没有实症?
歧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歧伯答道,有即称为实,无即为虚。所以气相聚必无血,血相聚则无气,现在是气血不平衡,而造成气虚。孙络与络脉皆会输运气血进入主经,如果气血都一起集中在络脉与孙络之中,这就是实。血和气一旦并聚于头部,会造成手足冰寒,不省人事的疾病,严重时会立即死亡。如果偏于上部的气血能复返下部,此人必生,如不返则必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黄帝问,实症是从何而致的,虚症又从何处而产生的?此虚实的要点,请老师为我解说。
歧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歧伯答道,人身中阴经与旸经都有俞穴,此阴阳气交会之所。阳气由此而注入阴经,待险经满时,又由阴经之俞穴外出入阳经,此阴阳和谐时,形体必饱满,三部九候之脉若正常如一,则表示此人正常无病。人病邪的初生,有时发生在阴,有时发生在阳。生于阳的病,必得自外感之风、寒、署、湿、燥、热。生于阴的病,必得自饮食不节,居处不洁,情绪之过度喜、怒、忧、思、悲、恐而来的。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黄帝问,风雨之伤人,其症状如何?
歧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歧伯答道,风雨伤害人时,初时必在皮表,再渐进入孙络,当孙络充满病邪,就进入了络脉,俟络脉充满病邪,就进入主要经脉了。如果人的气血与病邪,尚停在肌肉之间,则脉必坚硬且大,此时名“实”,实之意,即肌肉呈现坚硬满大,用手按则生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黄帝问,寒湿伤人体的症状又如何呢?
歧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歧伯答道,寒湿伤到人体,会出现皮肤松软无弹性,肌肉坚硬紧绷,血流艰涩,卫气会失散,故名“虚”。虚的人,会因为机能不张而阳气不足,用手按压患处,阳气就会聚集该处使它温暖起来,因此按时会感觉舒畅且不会疼痛。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
黄帝说,答得好。那由内因产生的实症又如何呢?
歧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歧伯答道,过喜过怒之人不知节制,造成脏气向上逆行,一旦上逆,必使下部空虚,下部空虚阳气越散,寒气就乘虚而入,下部就成为寒实了。
帝日,阴之生虚奈何?
黄帝问,阴由内因产生虚症,又由何而来呢?
歧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重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歧伯答道,喜过度则心气必缓,而气就下降。悲伤遏度会使肺气消散,一旦气消,则经脉就成为空虚状,此际若食寒冷之物,就会使冑生寒,加上肺气虚而外寒由表入,二寒相重加于体内,终令血行艰涩,阳气四散,这就是“虚”了。
帝日,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盛,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黄帝问,经书上说,表阳虚则必生外寒,里阴虚则生内热,阳盛则外现热症,阴盛则里现寒症,我己听闻过了,但不知为何如此?
歧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歧伯答道,阳本身始生在上焦胸位,主要在温暖皮肤肌肉之间,一旦阳气虚损不足,寒气束于皮表,上焦之阳无法达于皮表,驱走寒邪,所以寒气独居在外,造成寒栗。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
黄帝问,那阴虚内热又是为什么呢?
歧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岐伯答道,遇度操劳之人,形体衰弱气不足,无法正常摄取食物,体内精华无法充盛,阳气因而不足,造成上焦无法运行阳热,下焦的排泄功能亦受阻,于是胃热之气留滞不出,热气熏胸,此内热之所生也。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
黄帝问,那阳气盛而使外热盛,又是为什么呢?
歧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寒,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歧伯答道,上焦的阳气如果无法畅连肌肉皮表时,会使皮肤紧密,肌理闭塞不通,毛孔因而不通畅,汗液无法外泄体外,造成体内之热达于肌中,无法随汗外出,就发生外热的症状。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
黄帝问,那阴过盛会产生里寒的现象,又是为什么呢?
歧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写。不写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湍,故中寒。
歧伯答道,阴气本居下,如因过度劳累,致阴气向上逆行,此阴寒之气停积胸中无法外出,如此一来,胸中阳气必然散去,寒气独居阳位,导致血艰涩难行,气脉不通畅,寸口脉因而盛大起来,内里气血不通畅,故呈现清脉,此里寒之所生也。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黄帝问,阴与阳,气与血,若互相偏差或交征,病因而形成,如何施予刺法呢?
歧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
歧伯答道,刺此类病人,须在发生异常之经脉取穴,若是血偏则取血,若是气偏则取气,此时须考虑病人体型高矮肥瘦与四季变化来决定取穴高下。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写奈何?
黄帝问,因血气之偏差,产生了疾病,结果造成阴阳相争,补泻又如何呢?
歧伯曰,写实者气盛乃内针,钺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写。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歧伯答道,泻过实的须俟气盛时方入针,随着患者的吸气入针,如此则可开其气斗,好像打开大门一样。俟患者吐气时,针同时拔出,如此便不会损伤精气,邪气就沩出来了。如杲不按针孔,是为了使邪气尽出,加上以摇大针孔方式出针(苍龙摆尾),可增加出路的流畅,则为大沩之法,出针时用指甲切针孔之边侧,盛邪之气乃尽出。
帝曰,补虚奈何?
黄帝问,补虚之法又如何呢?
歧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歧伯答道,施术者手持针,专心一致的观察病人,俟病人吐气尽时随之入针,用气出入针之法,使针四周之肌理密实,精气就不会外泄。到了气实起来的时候快速的出针,随着吸气而出针,则聚集来的热气不会回头,会停留在病经上,拔针后立即按住针孔,则邪气会四散,精气就停留在病经上。如此按气之进出,并等候精气至,可令近处精气不流失,远方之精气来支持,这就是“追法”,乃大补之法。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藏。五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腺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
黄帝问,老师说虚实有十种不同,但都发生在五臓及其经脉上。但十二经脉各有其病,老师独论五脏而已,十二经脉全连系身上三百六十五关节,节生病,必延及经脉,经脉有虚实之分,又如何去解释呢?
歧伯曰,五藏者,故得六府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悴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歧伯回答道,体内五臓,都与六腑有表里关系,经脉络脉到四肢关节,各有其虚实,视病居何处而随证调理治疗。如病在脉,调理在血分。病在血中,调理在络上。病在气分,调理在表卫。病在肉中,调治在分肉之间。病生在筋,调之于筋部。病生骨中,调之在骨。利用烧炙的针深刺病处。病在骨中,用烧针后再用药敷。若全身难过又不知痛在何处,则在两蹻脉上取穴。如果是体外四肢的疼痛,三部九候之脉又正常,则用左右对称针络脉治疗的缪刺法即可,痛在左侧但右手脉有偏差,则采用对称刺经脉之法,因此在下针前,必细察九候之脉,以此作准则,可以尽针之道矣。
|
|